


内容一、 治脱眉、脱发方:骨碎补(又名毛盖)泡酒,外擦。
二、 治口干舌燥方:
(1)每天每吨吃大葱,每吨吃一棵,炒菜多放葱,坚持三个月即愈。
(2)老人夜间口干可取枸杞子30克,洗净后,徐徐嚼服。
(3)枸杞子30克、麦冬10克、甘草3克。水煎服,每日二次,连服3--4剂即愈。
(4)太子参20克、沙参15克、玄参15克、黄芪20克、麦冬12克、玉竹12克、乌梅15克、五味子10克、茯苓15克、山药20克。文火水煎二次,每日一剂,早晚各一次,服5--7次即愈。
(5)将枸杞子洗净备用,用时取一粒含舌心上,几分钟即生津液,睡前含之,夜间不渴。
(6)推拿法。先施以捏法,沿脊柱从长强穴捏起,直至大椎穴;然后用两掌根部从大椎穴两旁沿膀胱经从上而下缓慢平推至胝部,如此往复,不少于30分钟,每天一次,五天一疗程。
(7)枸杞子20克、白菊花3克。早晚当茶饮,冲服。
三、 治咽喉痛、鼻腔干燥方:萝并冖甘蔗各500克(切成小块)、金银花10克、竹叶5克、玄参10克、生地15克。水煎煮,取汁加点糖,代茶频饮,其味清香可口,数日可愈。
四、 治咽喉炎方:
(1)取没有削皮的萝卜3个,洗净切片,加水250升放铁锅中煮沸10--15分钟,然后取汁冷却,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后,饮时慢慢蔌喉咽下,每日2--3次,连服3--4天即愈。
(2)将生鸭梨2个洗净去核(不去皮)切成块状,加食盐3--4克放15分钟可用,每次含一块慢慢嚼细吞咽,每日4--6次。
(3)按压小商穴可止痛。双手大拇指指甲掌面三角处既是小商穴左右手大拇指互相点压,使局部有触痛感才有效,坚持每日2--3次,每次15--20分钟,1--2天见效,2--3天即愈。严忌烟酒等刺激物,多饮白开水。
(4)用上下牙齿咬左右手虎口,各咬100下(咬到能忍住疼为度),口水可吐掉,每日二次,当即可减轻病痛。
(5)当归、生地、赤芍、川芎、桔梗、射干、元参各10克、丹参12克、红花9克、桃仁9克、甘草6克。如口干加石斛10克、胖大海2枚;咳嗽加杏仁10克、川贝5克。每日一剂,水煎服早晚各一次。
(6)用双手提起两耳尖部分,有节奏的连续上提100下之后,喝点白开水或桔汁,一天三次,自愈。
(7)起床后、睡觉前,口含一小口香油,随唾液徐徐咽下,3天见效。
五、 治糜烂唇炎方:麦冬10克、茯苓10克、生苡米10克、生地15克、白茅根15克、黄连2克。水煎服,每日二次,2--3天即愈。
六、治口疮方:吴茱萸100克,研成细末,将少量醋煮开2--3分钟,晾好,用醋和吴茱萸末调成泥状,晚上贴两只脚心,用绷带缠好,次日解下,即愈。
七、 治口角炎方:用少量开水加入盐,融成浓盐水,用棉签蘸之涂患处,每天数次,几天就好了。
八、 治流口水方:
(1)用吴茱萸研末以陈醋调敷脚心。
(2)将明矾15--20克研末,用开水冲开,再加温水调成35--40°(水没脚跟为宜)每日一次足浴,2、3次即愈。
九、 治口舌生疮方:细辛1克、黄连2克、吴茱萸1克。将上药研成细末,用醋调成糊状,敷于肚脐眼内,用胶布固定,每日换一次,连续3--5天即愈。
十、 治口腔溃疡方:
(1)用维生素b10毫克加维生素c100毫克,压碎成粉末,拌匀后用棉球蘸药末,放入溃疡面,咬合5--10分钟。一般3--4次即愈。
(2)蜂蜜25克、绿茶1克、五味子10克。先将五味子加水400毫升煮沸10分钟,加入绿茶、蜂蜜,五分钟后,分二次徐徐咽下,连续三天。
(3)用蜂蜜30克、硼砂3克。将其拌匀,涂抹患处,每日三次,连用3--5天。
(4)晚饭后,温水漱口,用半羹匙蜂蜜含2分钟,咽下,重复2--3次;连续两天可愈。
(5)将"云南白药"涂于患处,每日3--5次。
(6)三颗针30克、野菊花15克、马齿苋30克、甘草9克。水煎两次,混合后分2--3次服,每日一剂。
(7)口嚼生黄瓜,每日三次,每次100克,嚼时有意把汁敷往患处,每次20分钟。
(8)取核桃壳10克左右,水煎服,一日三次,连服9天即愈。
(9)将绿豆放入非铁锅内冷水浸泡20分钟,再煮沸5分钟,冲入备好的鸡蛋碗中,成为蛋花状,饮用。每日早晚各一次,三天即愈。
(10)将苹果连皮切成6--8块,加水煮,锅开后即取出连皮吃下,每天一次、一个。7天即好。
(11)冰片75克、枯矾50克、儿茶100克。混合研成末,装瓶备用,用时取少许涂于患处,半小时内,局部保持干燥,而后可漱口。每日2--3次,2--3天即愈。
(12)将洋铁叶子根,剪碎,用醋泡24小时后,用药棉蘸之涂于患处。1、2天即愈。
十一、 治青光眼方:
(1)木耳25克、绿茶叶10克、用两碗水煮,打入二个鸡蛋,煮成一碗后,汁饮之,木耳鸡蛋食之。痊愈为止。还治热眼病、红肿流泪、刺痛怕光等症。
(2)羊肝100克、谷精草15克、白菊花15克。共煎汤,食肝喝汤。常服用。
(3)蜂蜜50毫升,每日两次冲服,坚持常服。
十二、 抑制白内障方:
(1)枸杞子15克、菊花6克。煎茶饮,终身服用,抑制白内障,不会失明。
(2)珍珠母20克、菊花3克、枸杞子9克。水煎服,常服。
(3)枸杞(_gou qi)子7粒,嵌入桂圆肉里蒸服,每日一次,常服。
十三、治干眼病方:
(1)鲜红薯叶100克、羊肝90克,炒、炖当菜吃,每日一次,连服10日左右。
(2)红薯200克、粳米100克、白糖适量,加水煮粥(粥热时加糖),每日一次。
十四、 治急性结膜炎方: (1)金银花、野菊花、红花各10克、黄连4克。水煎后取汁熏洗患处,或局部湿敷,每日2--3次,连续治疗2--3天。
(2)黄花菜30克,水煎服,每日二次。
(3)绿豆煮熟,加甘草、薄荷各5克(纱布包好)水煎,分二次服。兼治角膜炎。
十五、治老眼昏花方:
(1)取决明子30克,炒焦黄,碾碎,每日5克,加糖,可饮多次。还利尿通便。
(2)取优质枸杞子20粒,洗净放入杯中,用开水冲之,稍晾放入一羹匙蜂蜜,当茶饮,1--2个月见效。
十六、 防治老花眼方:
(1)敲打头部法。用手指敲打头部各处,早晚各一次。
(2)攀足法。全身下蹲,双手攀住两脚趾,稍用力向上提,头尽量下低,早晚各一次。
(3)运目法。经常活动眼球;按摩晶状体;紧闭双眼片时,随即突然睁开;紧闭双目,眼球不停地转动。
(4)揉搓头皮法。双手抱头,用指揉搓头皮各处,每次10分钟,早晚各一次。
十七、治眼睑痉挛方:炙黄芪24克、柏子仁12克、川芎6克、远志10克、石菖蒲10克、茯神10克、杭白芍10克、当归10克、酸枣仁10克、半夏10克、胆星10克、细辛3克、甘草5克。水煎服,早晚各一次。眼睑停跳后,口服四君子丸、加活血丸巩固疗效。
十八、治面部神经麻痹:按摩下关穴(位于耳前方一寸凹陷处,颧骨后3寸)患者利用食指直接点压下关穴,待面麻痹处有酸、麻、胀感觉时,开始以顺时针方向按摩20分钟,每日坚持3--5次,一周后可见效,再继续按摩巩固效果。
十九、治面神经炎方:方药,秦艽10克、白附子10克、川芎10克、红花10克、羌活10克、末药10克、香附子10克、白僵蚕12克、桃仁2克、当归12克、地龙12克、全蝎6克、鸡血藤30克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
二十、治面瘫方:
(1)鲜天南星50克、生姜50克、蜈蚣一条合为一剂。将上药捣碎外敷患处,或牵正穴周围,每日1--2次,每次40分钟,药干后莫扔,加水调和可再用,一剂用3--5日。切忌药入眼中!忌食海鲜一周;忌食豆类、小米饭4天以免减低疗效。
(2)将鸣叫的雄蝉掉在太阳下晒死、晒干,放瓦上焙黄,研成细末,每付3克,用黄酒一次冲服,用药后盖被睡一觉,使身体发汗,汗后可愈;如不发汗,依上法再服一次,一般二付即可治愈。
(3)蜈蚣10克、全蝎10克、田㈦适量,将上药烘干研末调匀装入胶囊,早晚各服5粒。
(4)黄芪60克、归尾6克、川芎9克、桃仁10克、红花6克、白附子12克、全蝎10克、僵蚕10克、蜈蚣2条。上药水煎服每日一剂。煎两次,兑在一起分早晚二次服,3--7日可痊愈。
(5)用鲜松枝50克、生姜30克。加水1000--1500毫升,煎煮至500毫升,加入红糖30克,即饮,复被发汗(以头面出汗为度)如不愈,次日再服。愈后避风三日。一般5--7天即愈。
(6)取干姜10克研末,用适量蜂蜜调成糊状敷于患处。左歪敷右;右歪敷左。每日一次,24小时换一次,共三次即可。(敷后用纱布固定,以免影响治疗效果)
(7)棉花籽12克、花椒2克、生姜10克。加水适量煎成汤,每日服一次,共三次。
(8)康复治疗法:每日数次对镜子做皱眉、举额、闭眼、露齿、鼓腮、吹口哨等动作,辅以面部按摩。
二十一、 治脚气方:
(1)马齿苋60克,百部30克,黄柏15克,川椒10克,明矾3克。煎煮,先熏后洗 30分钟,每日一次,㈦天一疗程。
(2)苦参20克、干姜4--6片,水煎煮30分钟,去渣,倒入盆中,兑适量清水,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,一般4--7天即愈。
(3)取苍术研成细末,调鸡蛋清涂患处。涂几次即好。
(4)取新鲜鸡蛋打破,将蛋壳内壁的膜大块撕下,贴于干净的患处,保留12小时,再更换,连续贴3--5次。如果贴膜前用淘米水浸泡患处10分钟,则效果更佳。
(5)将脚洗净擦干,涂上适量牙灌,数次可见效。
(6)用食用醋精涂擦患处,每日三次,㈦天见效。
(7)把阿司匹林药片2-3片,研成细末,温水调成糊状,涂于患处,用纱布包好,4--5天见效。
(8)苦参30克、蛇床子30克、白矾30克、黄柏30克、苍耳子30克。水煎外洗,早晚各一次,3--5天可愈。
(9)取削好的冬瓜皮100--150克。熬水,取汁晾温,将患足浸泡其中15--20分钟。连续泡7--15天即愈。

